“輕汗微微透碧紈,明朝端午浴芳蘭”,微小的汗珠浸濕了我的衣衫,在初夏的微光中,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!伴L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艱”承載了屈原對廣大人民的同情,如果他看到了今日的盛世太平,人民安康,一定會很欣慰吧!
這周我們開展了“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端午”主題活動,班會由各班主任組織舉行。班主任準備資料,由學生結合資料介紹了端午節的由來、習俗,進行了端午節趣味知識搶答。每到這一天,家家戶戶的門上,都會掛上菖蒲、艾草,據說可以辟邪消災。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,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,是孩子們的最愛,各種各樣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。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歷史,兩千多年歷史長河的積淀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。

端午不僅僅是《離騷》和屈原,也不僅僅是汨羅江邊的點點艾草。它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亙古不變的情感、信念、理想;它是氣節;是執著;是愿望......歷史沉淀著先人寫給后人的啟示,而文化是人類在歷史進程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。傳統節日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,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著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。作為新時代的少年,我們承載了民族的希望,傳承傳統文化,是我們的責任,更是我們的使命!
|